作者: 王燕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6-05 09:23
鋼材切割、智能焊接、裝配下線……日前,在鄆城縣新亞掛車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,自動化生產線高效運轉,車架在機械臂與數據系統的協同作業中快速成型。
這場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變革,不僅展現了企業負責人袁煥強深耕行業的創新魄力,更彰顯出一名基層人大代表“心系民生、賦能產業”的履職初心與使命擔當。
創新驅動 激發行業發展新動能
創新驅動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引擎,深耕掛車制造領域多年的袁煥強對此感悟頗深。在他的帶領下,企業研發團隊錨定技術攻堅目標,與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攜手推進SVG集裝箱項目。目前,該項目已實現量產,產品憑借過硬品質遠銷全球20余個國家和地區,既展現了“菏澤制造”的卓越品質,也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在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浪潮中,袁煥強主導引入自動化焊接機器人與智能檢測設備,實現從訂單管理到質量追溯的全流程數字化升級。這一舉措使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顯著提升,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了優勢。
作為行業發展的推動者,袁煥強牽頭組織多場技術交流會,分享創新成果和經驗,帶動轄區內30多家掛車制造企業共同開展技術革新,助力行業轉型升級。
深入調研 精準建言行業發展
當好人大代表就要腳沾泥土、心系行業。袁煥強積極參加各級人大常委會組織的調研視察與執法檢查活動。他深入掛車生產車間、物流運輸企業以及終端用戶一線調研,通過走訪精準捕捉行業發展痛點。
在參與交通運輸設備制造專項調研時,袁煥強發現行業內存在輕量化材料質量標準不統一、新能源掛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問題,隨即提出“加強掛車行業標準化建設,統一輕量化材料質量標準”“完善新能源掛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”等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。同時,他還呼吁政府部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設立專項研發基金,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。這些建議為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了有力參考。
作為扎根行業一線的人大代表,袁煥強始終將破解行業發展難題作為履職重點。他發現行業內存在惡性價格競爭、技術人才短缺等制約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,深入調研后提交了《關于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,助力企業成長的建議》,推動政府出臺行業規范文件,加強市場監管力度。同時,在他的積極推動下,企業與職業院校建立了人才培養合作機制,為行業輸送了大量專業技術人才。
心系民生 用實干書寫履職擔當
人大代表一頭連著黨和政府,一頭系著萬千群眾。袁煥強堅持密切聯系群眾,傾聽訴求。針對員工反映的工作環境高溫、噪音大等問題,他積極與企業管理層溝通協調,推動企業加裝通風降溫設施和隔音材料,為員工創造了舒適的工作環境。
考慮到新車上牌不便給企業帶來困擾,袁煥強積極聯系交管部門在園區內設立臨時牌照辦理點,為30余家掛車企業節省了大量時間成本。此外,他還推動企業開展員工技能培訓,幫助員工提升職業技能、增加收入;積極協調相關部門,解決員工子女入學、就醫等實際困難。
在關注企業員工的同時,袁煥強也心系周邊群眾。每年,他都會為袁屯村困難學生、員工子女發放助學金及學習用品。同時,還為村里70歲以上老人發放慰問品,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。這些暖心舉措增強了員工和群眾的幸福感和歸屬感。此外,他還積極倡導員工踐行社會責任,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志愿服務活動,為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。
一路走來,袁煥強用實際行動踐行“人民選我當代表,我當代表為人民”的莊嚴承諾。未來,他將繼續深入行業一線,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、增進人民群眾福祉不懈努力。
記者 王燕